我们非常重视您的个人隐私,当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时,请同意使用的所有cookie。有关个人数据处理的更多信息可访问《隐私政策》

请先登录

【回放】FDA肿瘤学研究观点


宋鹏飞博士

精鼎医药技术及研发战略咨询副总裁

在演讲中,精鼎医药技术及研发战略咨询副总裁宋鹏飞博士围绕“抗癌药物开发的FDA视角”,对FDA的Project Optimus项目及其对放射性肿瘤药物开发的适用性进行了深入解读,并探讨了应对当前FDA巨大不确定性的措施。

宋鹏飞博士指出,FDA的Project Optimus项目要求的最优剂量意味着“不能更多,也不能更少”,这是每一个抗癌药物必须解决的问题,而非可选项。宋博士通过实例分析,指出肿瘤放射性药物剂量选择面临的三大挑战:1)长期毒性监测的必要性;2)传统基于外照射放疗(EBRT)的剂量上限可能低估最佳剂量;3)需结合药代动力学/药效学(PK/PD)与放射性药物独特的剂量测定(Dosimetry)数据。

宋博士建议,应先用EBRT确定一个安全剂量上限,再根据实际临床数据修改方案,逐步探索更高剂量。最终在有效剂量范围内挑选两个剂量,并通过随机对照研究进一步优化剂量,从而消除残余的不确定性。抗癌药研发的关键在于向FDA展示数据驱动的决策过程,并展示在剂量优化方面的不懈努力。

对于FDA目前的巨大不确定性,宋博士给大家带来了安慰:尽管目前FDA正经历大裁员和部门重组,肿瘤卓越中心(OCE)主任Richard Pazdur的领导力和整个评审团队保持稳定。最新ODAC会议也显示,但抗癌药的审评标准并未松动。精鼎医药团队将密切关注FDA政策变化中的“变与不变”,助力企业度过这段不确定时期。


欢迎点击回放视频观看宋鹏飞博士的完整演讲内容。欲了解更多专家在《运筹帷幄,把握全球药物研发趋势》学术研讨会中的分享,请点击查看【精鼎医药学术论坛回放】运筹帷幄,把握全球药物研发趋势。

返回精鼎洞见资源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