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非常重视您的个人隐私,当您访问我们的网站时,请同意使用的所有cookie。有关个人数据处理的更多信息可访问《隐私政策》

请先登录

【回放】引领创新——中国在全球临床研发新格局中的机遇和挑战


郑唯玲女士

精鼎医药高级副总裁,亚太区企业战略负责人兼大中华区负责人

活动开场,郑唯玲女士作为精鼎医药高级副总裁,亚太区企业战略负责人兼大中华区负责人介绍道: 在过去的3到5年中,中国的新药研发体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显著的数据是,中国的新药研发管线占比已超过全球在研管线的30% 。且我们观察到,目前中国的创新药市场仍处于一个高速发展阶段,预计在未来几年中仍可以保持16%的高位复合增长率。这一成就主要得益于包括资本投入增加、政策有力的支持、充足的国际化人才储备、高质高效的创新药研发体系及医药支付体系和能力发展等多方面因素。同时,中国现有的高质量新药研发体系也正吸引更多的跨国药企和外资生物制药公司通过资产收购,合作开发,和利用中国的高效系统进行早期研发,这也进一步推动了中国本土创新在全球创新生态中的进一步整合。

但若观察近年来全球临床试验开展的情况时,我们发现一个令人关注的现象。因临床设计愈发复杂、法规要求日益严格、入组标准提高、患者招募困难(如罕见病)等原因,尽管在研药物数量和临床试验总支出持续增长,但全球新启动的临床试验数量却自2021年的高位逐渐下滑,单项临床试验所耗费的时间正也在不断延长。这些都说明生物制药产业目前正面临一个不容忽视的挑战——产出率的下降。

基于目前全球医药产业的现状,我们观察到以下趋势:自2019年起,全球新公司数量呈40% 的显著增长,其中中小规模药企的贡献度持续攀升;在罕见病(尤其肿瘤领域)I期临床呈现显著上升态势;亚太地区在全球医药开发参与率从38%上升到57%,其中中国占8%增长,在全球多中心试验中的参与度与影响力显著提升,成为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 综合考量,我们认为,寻找合适的合作伙伴,并从一开始就精准锚定目标市场,从而更好的筹划资金使用,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时,运用AI辅助试验设计和实施、真实世界数据(RWD)优化决策、人才与组织能力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提升,人才队伍对AI的适应性和敏捷性等因素也是未来制药企业破局的关键。


欢迎点击回放视频观看郑唯玲女士的完整演讲内容。欲了解更多专家在《运筹帷幄,把握全球药物研发趋势》学术研讨会中的分享,请点击查看【精鼎医药学术论坛回放】运筹帷幄,把握全球药物研发趋势

返回精鼎洞见资源中心